仪式感的话题作文7篇

时间:2024-03-23 16:10:40 分类:活动总结

写一篇优质的作文是可以让我们的语文成绩得到高分的,作文是我们展示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的最佳途径,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仪式感的话题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仪式感的话题作文7篇

仪式感的话题作文篇1

即将毕业的我似乎已经歪曲了红领巾――这个神圣而有光辉的标志的意义。在我的字典中,红领巾就是不被罚扫地的严格通行证,有了它,在老师宣布放学的那一刻起,你就是自由之身了,不用留在教室做“义务劳动”。

但是,在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里,我又重新认识了红领巾。

上午,一场大雨驱走了持续几天的高温,但是,却并没有驱走一年级小朋友入队的热情,下午小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场了,每位小朋友都锁住了平时关不住的小嘴巴,静静地站着,有的还煞有介事地在那儿学习敬礼,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

终于,仪式开始了,首先,亮出了大队旗,接着呼号、宣誓、新、老队员发言,最精彩的莫过于望校长的讲话了。他为我们介绍红领巾的由来,介绍革命先烈是怎么样为中国献身的,他讲得绘声绘色,我仿佛也搭乘时间机器回到了那个充满硝烟的战争年代,我看到了前辈们为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看到了那黑暗的年代中,人民那一颗颗赤热的,追求光明、追求和平的心。

退旗曲扰乱了我的思绪,我的心情很复杂,看看大队旗,再摸摸颈上的红领巾,这是队旗的一角啊!难道就沦落为“通行证”了吗?

仪式感的话题作文篇2

9月16日中国第十届开渔节终于到了。马路上,人啊,车啊,挤得水泄不通,都得听民警的指挥。

开船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只见现场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把美丽的石浦渔港筑成一座新的万里长城。别具一格的海军活动码头就是演员们的舞台。翻滚的浪花吧舞台弄得一上一下,晃晃荡荡。

演员们各个精神抖擞,穿着各种不同形式、富有特色的服装,吧舞台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东门锣鼓队,昌国的鱼灯队,来自镇海的龙鼓队,在主持人的报幕中竞相演出。那些戴着斗笠,织着渔网的渔家姑娘则翩翩起舞。还有拿着螺号的渔家汉子吹响了“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口号……石浦渔港此时此刻成了沸腾的港湾。县长李关定的致词吧节目推向了高潮,在县长的祝福声中渔家汉子扬帆远航……“开船大吉”、“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船帆徐徐升起。渔家姑嫂在前辈渔老大的带领下给渔家汉子送壮行酒,祝他们平平安安,年年有余。

紧接着,市领导一声令下:“开船啦!”礼炮响起,彩色的烟花四散。一艘艘彩旗飘飘的钢制渔轮像威武的将军扬帆远航……那壮观的场面构成了一副如诗如画独领风骚的开船仪式图,给石浦的旅游业带来勃勃生机。

仪式感的话题作文篇3

各种仪式串起生命的长河,而仪式感则是在仪式中人们表达情绪最直接的方式。

面对重要年龄段的生日宴,成人礼,婚娶仪式等负有重要意义的仪式,我们不应该仅仅注重浮于表面的仪式感,更应该注重心中的仪式感,心怀一份庄重。

仪式之所以有非凡的意义,在于它见证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成长和里程碑式的收获。或者往小了说可能仅仅是一次校内的升旗仪式,开学典礼。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为了追求仪式感,换上整齐正式的服装,将头发一丝不苟地梳起,但是我们真的带了一颗具有仪式感的心吗?

“仪式感”重在“感”而不是“仪式”。在以上的活动中,我们不可以一味地追求外在的正式和浮于面容的庄重,板着一张看似充满敬意的面孔,心中实则充满了不屑和鄙夷,这样的仪式感意义何在?这样的仪式又是做给谁看?既然是一种“感觉”,那么我们的庄重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自发的,是真实的。而不是妥协式的,被迫的。真正的仪式感对参与仪式的人本身也是一场精神上的盛大洗礼。心怀庄重地去参与仪式,尊重仪式,感悟仪式,必定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一一成人礼上对于担起更多责任的不安,对于迈入成人成年的喜悦,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是一场仪式中应该由我们接收到的信号,而不是像主持人身后有十二棵梧桐,标语上字体不统一,有五位同学正在微笑,有二十二个路人正在围观等这样可笑的信息。仪式感是你真正全身心投入仪式中时才会感受到昨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在南京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公祭仪式,全南京响起防空警报,行人默哀,车辆鸣笛。这样自发的自觉的市民悼念行为就是一种仪式感的体现,没有轰轰烈烈装腔作势,实打实的在心中慎念自己的同胞和家人。这样的仪式感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绝不是大家穿着可笑的正装排成一列不许交头接耳就会有的。

但同时,我们也不可以只追求人到心到。在婚礼上,套着大背心带着一颗向往爱情的砰的心脏就可以作为新娘或新郎出席了吗?我们应该要做到内外兼顾。因为每一场仪式我们都有非凡的意义,无论你在其中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为了尊重他人,也为了尊重自己,请务必庄重出席!

仪式感的话题作文篇4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而每个人一年级时都会有一场入队仪式。今天对于大家来说都是美好而又特殊的一天——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

我们拿着红领巾排着队走到操场上,对应的位置,五六年级的同学自己带一条红领巾,手上再捧一条。入队仪式的第一阶段——出旗!一个五年级的高个子男生,举着大旗,迈着矫健的步伐,很有节奏感,他身后还站着两名女生,她们右手五指并拢高高地举在头顶,整齐地抬起脚。出完旗就是三年级的表演,他们个个面带微笑,没有半点差错。

“请老队员给新队员佩戴红领巾。”我们跟着队伍来到一年级小朋友身边,向他们敬了一个礼,开始系红领巾。“哈哈哈!”眼前的小妹妹兴奋地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咯咯”地笑个不停,看看胸前的红领巾又看看我,乐呵呵地笑着。我也会心一笑,想当年,我们一年级的时候也是如此。现在回想起六年前的往事,还仿佛就在昨天。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刚入队,大家都嘻嘻哈哈的,笑得像鲜花一般,既兴奋又高兴,既喜悦又激动。如今我们也六年级了,也快毕业了,红领巾它不仅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而且是一种回忆,是一份美好而甜蜜的礼物!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把他们美好的小学时光留给了我们,而现在,我们要把这份甜蜜的回忆留给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

愿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在这六年中学习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每天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仪式感的话题作文篇5

红领巾,是多么神圣的名字。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学生,我将迎来一项庄严而又严肃的任务,那就是给一年级的弟弟妹妹戴红领巾。

在今天早间时,刘老师通知我们在早读活动的时候,要给操场上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戴红领巾,所以让我们好好练习一下,互相戴戴,要给一年级的弟弟妹妹树立一个好榜样。大家互相练着,把红领巾摊平,折两次,放到脖子后面,把左边的放下面,右边的放在上面,绕两圈,再把里边的一根从上往下塞进去,就完成了。平时给自己戴都没有这么认真。

大家排着有序的队伍来到了操场,顿时操场里人山人海。我的心“怦怦”直跳,压抑不住的兴奋与紧张。随着两位小主持人的开场词拉开了“新队员入队仪式”的序幕。

随着悠扬的校歌,大家依次上场,上场前,我还特意理了理衣服,要在一年级的弟弟妹妹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我对应的是一位帅气的小弟弟。“下面,请老队员给新队员佩戴红领巾”,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我对着小弟弟微微一笑,马上开始戴红领巾,我双手颤抖着,在给他戴红领巾时,我不禁想起自己还是一年级的小不点时,六年级的大姐姐给我戴红领巾的场景,我顿时热泪盈眶。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便从一个一年级的小淘气变成了毕业班的大姐姐了。好不容易系好了,那个小弟弟摸了摸红领巾,十分欣喜的望了望我,我想:他心里肯定很自豪和骄傲当上了少先队员吧!我立正站好,敬了一个标准的队礼,便下台了。他们也学着我们的样子敬了个礼。他们背都挺着直直的,脸上写满了认真,特别可爱。

短暂的仪式结束了,走在回教室的路上,我还在默默回想着刚才的情景,第一次给一年级的同学戴红领巾,这让我印象深刻。是久久难以忘怀的。那胸前的一抹鲜艳的红色,是那么灿烂,那么绚丽。

仪式感的话题作文篇6

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但人和化学元素的区别在于对生活意义的探寻。

无论是吃饭前给饭菜拍照,还是乡村小学的升旗仪式,都是以仪式感丰盈生活的方式。仪式感作为一种对抗平庸的超凡力量,能够让我们纪念过往、珍重当下、相信未来。

生活需要仪式感,去纪念走过风霜的过往。

纪念日并非是商业化的庆祝或者匆忙挑选的礼物,纪念日,仅仅只是为了纪念。在一对老人金婚银婚的时刻,重新举办一场婚礼,纪念他们伟大的爱情和长久的陪伴,弥补昔年喜结连理时未有婚礼的遗憾。比之于为亲友表演幸福的仪式,这样的婚礼是在仪式感中浓缩几十年的风霜历程,纪念不凡的过去,继而拥有携手至终的坚定。

生活需要仪式感,去珍重收获难忘的当下。

每个人都在为实现“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负重前行,在尚未抵达终点前,我们眼前是黑暗一片。而仪式感正是漫漫长途中的点点星火,散发着微弱但持久的光亮。我们完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富有仪式感地犒劳自己,肯定我们艰辛的努力卓有成效,了不起的我们竟然在琐碎和纷扰中又一次靠近了英雄梦想。珍重此刻满足的喜悦,一边前行,一边收藏。

生活需要仪式感,去相信无限美好的未来。

分别也许不发生在“长亭外,古道边”,也许没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崇高祝愿,也许没有拥抱,也没有泪水,但一定有最富仪式感的那句“再见”。这二字声声入骨,寄托着父母友人的不舍与眷恋,寄托着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壮志,寄托着不负天地的理想和辽阔高远的明天。再见,再见,我们总要和未来的美好再次相见。

有人为了平安快乐而年年去寺庙祈福;影帝影后在颁奖礼上永远最感谢自己主演的第一部电影的导演;足球教练始终相信西装里的破旧衬衫具有夺冠的魔力。这些仪式感,使沉沦难挨的日子不再平淡,使平淡无奇的生命波澜壮阔。

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在仰望星空。”假如我们为了一张电子证书投身网络公益事业;假如我们的言论不是隔靴搔痒,而被赋予仪式感地公开讨论;假如我们虔诚祝愿饱受战火摧残的人民生活早日安定……当个体的仪式感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是否就能驱走寒冷,让大地变成星空?

生活需要仪式感,使人不只是化学元素的堆积,而能够在生存之外,诗意地生活。

有了仪式感,即使当下是暗无天日的泥沼,明天也会变成洒满阳光的水塘。

午后总是鲜少有人经过,只有行车在瞬时间驰过窗外的残影。云常挡住阳光,绘下时明时暗的光影。几声零落的喇叭在耳畔响起,伴着生锈的车轮叽嘎的呻吟。或许只有在这样的午后,阳光灿然,世间万物都慢下了步调,才能寻得一刻坐在窗前看书作文的古韵惬意吧。

古人的仪式感不仅在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典上,更在日日寻常的午后。或是立于窗前吟诗作赋,或是面朝山河纵览春景,亦或是铺一张毛毡,蘸一笔浓墨,纵笔挥毫,抒情立志,岂不美哉。若是像李白之辈一般放荡逍遥,更可简装易行,游山玩水,昂首饮酒,肆意作诗,也甚是欢快。

端午时的赛龙舟、吃粽子,中秋时的赏圆月、享团圆。这种种仪式不仅是中华历史的传统,更是中华人民生活意趣的缩影。而现如今,我们忽视了太多仪式,也消磨了生活的千滋百味。

在众多诸如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了紧迫感的威胁下,我们用复制粘贴的祝福代替了亲笔书信的庄重,在花朝节却不留一点空闲赏花喝茶,将丰富充实的仪式随意删减,空留下完成任务般的冷漠死板。

其实仪式感很小,小到没有我们所想的那般让人难堪重负。刘亮程就认为,躺在田野里,听着虫鸣是一种仪式感。萧红认为,看火烧云从一边到另一边是一种仪式感。留一个午后的目光追随繁花游鱼的倩影,或是在合适的时间静心看一本好书。沉浸在连贯的文字之中,听凭作者领你走进一个故事。这生活的片刻就能带来难以言喻的幸福与满足。

其实仪式感很容易,难以跨越的只不过是我们日渐焦躁的心。我们的生活,其实一点简单的仪式感就足够。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7篇《以仪式感为话题作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仪式感的话题作文篇7

很多人会将生日的印象,等同于盛大的派对。

收最贵的礼物,得一筐的关注。在他们的眼中,生日只是一种虚伪仪式的代名词,一个纵情享乐的正当粉饰。我认为这不应该作为一种借口,生日本身该是纪念你一个生命呱呱落地的机会,而不是仅存虚荣作乐的形式。

很小的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我们玩得很好。多年过去,某天她邀请我参加她的生日,回忆起儿时欢乐的种.种,我欣然答应了。在生日前夕,我忙着给她挑选礼物,想将最诚挚的美好送给她,但没有满意的。权衡之下,我拿定主意,要写一段我最真挚的文字,让她可以把借此将我们之间的情谊永远保存。当天,我就网购了一组明信片,精心挑选下,我拿了一张极为满意的,花了大约两天一夜,作了一篇小短文,附了一首自创的小诗,用我所能及的最漂亮的字写上,还配上精美的插画。

后来我见到了她,在热情拥抱过后,我“呈上”了我的礼物。她非常期待打开盒子,看到一张纸,然后有点疑惑,又继续在盒子里翻了翻,没有发现其他的。最后,她盖上盒子,晃着明信片,确认道:“你送我的就是这张明信片吗?”我笑着点了点头,期待她发现那张薄薄的纸间浓浓的情谊。不想,她的眼角挂了下去,眼睛里多了一分烦躁,嘴角也很配合地向下弯。她把明信片装回去,把盒子端进房间,招呼我坐下。聚会全程,她都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

以后的日子里,我逐渐明白。她过生日并不是为了生活中的仪式感,为了那些值得纪念的不甘错过,而是借此欣赏精美的礼物,仪式的躯壳罢了。我失望了,她的生活为什么这样的无味?

但我身边的人,又有几个是真正热爱生活、尊重仪式感的呢?

大多数人正在被“伪精致”洗脑毁掉。有的本就是天生随性的人,却刻意将朋友圈中“日日看书打卡”的精致模板往身上套,而遗落了天然肆意的洒脱逍遥。有的本已是忙碌不堪的人,却仍然将“吃饭必拍照求点赞”等繁冗的负累填进生活,却不懂得体味生活的滋味。他们的生活,是将仪式顶礼膜拜,却不是真正的生活的仪式感。仪式感是用特别的方式,书写自己内心的情感,日子的重要组成,不是一板一眼的规则奉行,而是重视本心的生活趣味。

而如今还有多少人,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坚持美好的仪式感呢?

《仪式感的话题作文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