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春教案7篇
认真写好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参与度,教案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春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春教案篇1
目标:
1、能理解《小卓玛上学》的旋律,并能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弱拍。
2、能初步表现藏族舞蹈的特点,动作基本合拍。
准备:
已经多次欣赏过藏族的乐曲,学习过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过程:
1、复习《毕业歌》。
能充满激情地唱歌,并能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和弱。
2、欣赏并理解乐曲《小卓玛上学》。
(1)欣赏并理解乐曲《小卓玛上学》。
(2)幼儿交流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3)综合幼儿的想象,以讲故事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
3、商量舞蹈动作并练习。教师和孩子共同商量舞蹈的动作并进行练习,把握要点,表现藏族的`舞蹈特征。
(1)分段学习。自由进行练习。
(2)整段学习。重点体会小卓玛上学时的愉快心情。
延伸:
在音乐区域提供《小卓玛上学》磁带,在游戏中让幼儿继续学习。
音乐春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好歌曲中的节奏,并初步感受湖北民歌的特点。
2.学习用看图谱的方法理解记忆歌词,并连贯地演唱歌曲。
3.在愉快的音乐声中体验唱歌的快乐。
教学准备:
图谱 音乐
活动过程:
一、练声
二、谈话导入
师:你们有没有去过菜场呀?你跟谁一起去的?在菜场里你都看见了哪些菜呢?
小结:菜场里有鸡鸭鱼肉蔬菜豆制品等各种各样的菜。今天,有个小朋友他也要和奶奶一起去买菜,我们来听听他都买了哪些菜。
三、学唱歌曲,重点学习说唱部分。
1. 师范唱。
师:谁来说说,歌曲里唱了哪些菜呢?
2.重点学习“鸡蛋……蚕豆、毛豆、小豌豆。”
⑴学习“鸡蛋…鱼儿水里游。”
提问:
鸡蛋长得什么样啊?青菜什么颜色的?母鸡会怎么样啊?鱼儿呢?(幼儿学习:模仿动作练习;看图谱练习。)
⑵学习“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
师:又买了哪些菜?
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幼儿学习:看图谱练习;拍节奏练习。)
⑶初步了解说唱的形式,两段连起来完整练习。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有的部分是唱的,有的是……说的,跟着节奏把歌词说出来这种方法就叫说唱。
四、完整学唱
1.学唱歌曲。
师:师整体范唱并将图谱补充完整。
2.看图谱学唱歌曲。
3.用愉快的声音唱歌曲。
4.用多种形式演唱。
(1)师幼轮流接唱
(2)男女轮流接唱
(3)交换轮流接唱
( 4 )表演唱
五、游戏——买菜
1.介绍游戏玩法。
师:老师扮演奶奶,小朋友当菜宝宝。老师点到谁,谁就变成一颗菜并模仿那棵菜的动作。
2.师生共同游戏。
教学反思:
?买菜》是一节贴近幼儿生活情趣的音乐活动。活动一开始,我用谈话引起幼儿兴趣,提出问题引出歌曲的说唱部分,然后让幼儿多种形式地完整学唱歌曲,最后通过玩游戏来增强幼儿表现的欲望,进一步巩固歌曲的内容,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活动中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地方是较成功:
1.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图谱能帮助幼儿理解、熟悉、记忆歌词。本次活动,我根据歌词内容设计形象的图片,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回忆歌曲中歌词,并利用可活动的图片将图谱填充完整。幼儿看着图谱学唱歌曲,在轻松的环境中能很快理解歌词内容,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在这次的教学环节中,采用了难点前置的方法。活动中重点定位在理解歌曲内容,借助图谱初步学习清唱歌词。难点则定位在对歌曲中说唱部分感兴趣,让幼儿初步感受湖北民歌的特点。将歌曲中说唱部分放在开始部分学习,既先解决了活动中的难点,又使幼儿能反复感受说唱的欢快节奏,为后面的完整学唱、多种形式的演唱作了很好的铺垫,提高了活动的成效性。
音乐春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音乐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尝试学唱歌曲“马路上的灯”。
2、理解马路上各种信号灯的提示意义,有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马路的背景,路上的各种标记、设施等。
2、红绿灯、贝贝电话吧、书吧等照片。
活动过程:
一、看手势开汽车
“警察”指挥交通,“司机”开车。
幼儿边唱歌曲边开车。马路上的汽车真呀真正多,小朋友们快来看这是什么车:轿车、卡车、面包车、洒水车、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嘀嘀吧吧汽车开来了。
二、在游戏情景中感受乐曲,尝试配唱歌词,理解各种信号灯的意义
1、情景一:我开××车
马路上的汽车真多,你喜欢开什么车?怎么开?(引导幼儿运用形象、夸张的动作表现所开的车。教师与幼儿互动,学做幼儿的动作。)
用歌曲来回应:嘀嘀、嘀嘀,你开什么车?嘀嘀、嘀嘀,我开××车,我们开着××车,来呀来到马路上。
(根据不同的车,改变“嘀嘀”这类象声词)
2、情景二:信号灯告诉我
(1)观看照片,红绿灯、汽车的尾灯、警灯。
讨论:这是什么灯?灯亮了告诉我们什么?
红绿灯告诉我们红灯停、绿灯行;各种汽车的`尾灯有的告诉我们要转弯,有的告诉我们要注意别碰到我;警灯请我们快快让行。
(2)将各种信号灯与音乐形象建立联系。
讨论:从3种音乐的不同节奏分辨什么灯亮了。
(3)听音乐做游戏:“信号灯亮了”。
幼儿边开车,边唱歌,听到音乐信号,作出相应的回应。
3、情景三:开车去游玩
(1)出示禁止行驶的标志,什么地方不能开车?
(2)开车去南京路(市中心),听音乐信号开车,听错了则进场修理一次。
(3)乘着游览车去步行街观光。
音乐春教案篇4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贺新年》
教学目标:
1、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
2、自主、合作的学习: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掌握好节奏的变化。
教具准备:
鼓、中镲、春联、窗花、福字、灯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放《小拜年》
师:这首歌曲唱的是哪个节日?歌曲中的小朋友过年的时候都有哪些活动呢?
2、师:那你们都是怎么过年的呢?
(二)创设环境,营造节日气氛(《龙咚锵》音乐。
1、师:(教师出示介绍节日东西,中国结,对联、窗花、灯笼等)”是呀,过年的时候可真热闹。“来;自。屈;老师;教。案;大伙儿舞龙灯,放鞭炮、挂灯笼,剪窗花,吃分岁酒、贴对联、好不开心。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好多的新年礼物,你们看,这是中国结,也叫如意结,它象征吉祥如意,这是春联,它给春节带来了温暖和喜庆,上联是――,下联是――。(按节奏读)这是――,北方人在新年来临之际最喜欢在窗户上贴窗花,它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多,你们想不想亲自来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让我们提早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呢?那我们就行动起来吧!”
2、师生同布置教室(放《贺新年》音乐)
(三)歌曲学习
1、师:“哇!你们的手真巧,把咱们的教室布置的喜气洋洋,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这过年的时候,除了可以放鞭炮、挂灯笼、吃年夜饭、我们还可以看春节联欢晚会。老师准备了一个节目,准备参加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来表演给大家看吧!
2、师按节奏念歌词。
3、师:老师觉得一个人表演太单调了,我想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去,你们愿意吗?那就跟我一起学习这首儿歌吧。
4、师生一起读儿歌,教师纠正。
5、师:小朋友学得真快,可是我觉得光这样读不热闹,观众肯定不爱看,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让这个节目更精彩些吗?小组可以轻轻地商量商量。
6、小组商量并回答。
生1:大家一起表演可以使节目变得更加热闹。
生2:还可以大家一起拍拍手。
生3:也可以跺跺脚,拍拍腿。
生4:还可以加进鞭炮的声音。
生5:还可以加进锣鼓声。
7、师:我们一起来边念儿歌一边给它伴奏,可以拍拍手,拍拍腿,我还要请些小朋友来模仿鞭炮的声音和敲锣打鼓的动作。
8、师:刚才有小朋友说给这首儿歌配上旋律,让它变成一首动听的歌曲,这主意不错,老师这里就有一首编好的《贺新年》,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9、表演。
10、今天孩子们都表现得很出色,个个都是神气的小乐手,小歌手,不过有歌没舞就没气氛,我们请几个朋友来伴舞,谁愿意?
(四)指名表演唱。
(五)小结下课放《龙咚锵》的音乐,学生出教室。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音乐春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在《小小蛋儿把门开》歌曲的伴奏下大胆想象,创作游戏动作,感受一起活动的快乐。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二、准备:
大鸡蛋1个,小鸡蛋15个,配班教师扮演鸡妈妈,大班幼儿1名。(已辅导好部分教学内容),录音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找鸡蛋
1、以《小小蛋儿把门开》为背景音乐,幼儿跟着教师拍手律动。
2、鸡妈妈出现,大家一起找鸡蛋。
(二)小小蛋儿把门??
1、一起找到鸡蛋,猜猜鸡蛋里有什么?
2、小小蛋儿把门开,小鸡进行边唱边表演。
3、教师扮演小鸡进行歌表演。
4、多种形式进行练习,请幼儿上来一起躲在鸡蛋里,请小鸡来敲敲。
(三)集体游戏
1、幼儿扮演小鸡,教师来敲蛋壳,小鸡出壳游戏。
2、让幼儿猜猜小鸡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小小蛋儿把门开有多个相关教案及ppt课件,还有mp3音乐下载,请点击这里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音乐春教案篇6
活动准备
小狗树林的图片
乐曲《小狗与口哨》
图谱一张、小狗录音
活动目标
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小狗动作,并尝试合着音乐大胆表现。
学习用身体动作合拍的表现乐曲的节奏。
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欢乐情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瞧!今天,有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录音:狗宝宝,你们好,我是小狗旺旺,我也有一个小主人,我的小主人可好了,他经常带我去小树林散步,一边走一边还会吹着好听的口哨呢?
完整欣赏乐曲。
二、分段欣赏
提问:好听吗?你再乐曲里听到什么声音了?你会吹口哨吗?一起来学一学,小狗散步的时候可高兴了,瞧!它一边走一边还留下了小脚印呢?
欣赏第一段请幼儿按着图谱学一学小狗走路(注意按音乐的节奏踏步走)请幼儿按不同的要求:
①不放音乐,看图走,和老师一起走。
②集体听音乐,一起看图走。
③幼儿自己听音乐律动。④请幼儿有感情,高兴的学小狗走路。
欣赏第二段师:小狗来到了树林会干什么呢?
幼儿学习按节奏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吃骨头、摇耳朵、打滚、点头……)先一种动作,然后加深难度两种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欣赏第三段。
太阳下山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请幼儿自己听音乐,按音乐的节奏踏步回家。
三、完整表现
狗宝宝,音乐好听吗?这首音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口哨与小狗》,我们再来听一遍。
(1)再次完整欣赏音乐。
(2)请幼儿跟着音乐,完整的表现小狗和小主人散步的情节。
音乐春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说、唱、表演等游戏形式,表现歌曲中的小菜园。(重点)
2、幼儿通过讨论交流,能大胆创编第二段歌词。(难点)
3、幼儿喜欢、乐于参与音乐游戏,感受创编的快乐。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菜园》ppt;黑板;钢琴;兔子玩偶一个;小兔子头饰师幼每人各一个;青菜、萝卜、蘑菇、毛豆头饰各一个;事先安排大班5个小朋友帮助活动。
2、经验准备: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小兔子喜欢吃什么?小兔子是怎样吃东西的?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谈话,幼儿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要去小菜园了,我们要不要和它一起去啊?
2、分发小兔子头饰,出示小兔子玩偶。
小兔子:“今天天气真好,咕噜噜,肚子饿了,我要去我的小菜园逛逛,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3、师:哇,有这么多好吃的呀,我们和小兔子一起去吧。
二、教师创设情境,幼儿在情境中学习歌曲。
1、出示ppt,播放青菜、萝卜、蘑菇、毛豆的图片,一边预习歌词。
2、请上带着小兔子头饰的大班小朋友随教师表演情景。
3、师:小兔子跑跑跳跳的来到小菜园(引导孩子跟念歌词:小兔子跑跑,小兔子跳跳,跑跑跑,跳跳跳,来到小菜园),我们一起来说,让小兔子赶快去小菜园好不好?
4、师:小兔子看见了什么?(青菜、萝卜、蘑菇、毛豆)它刚刚肚子饿了对不对,小朋友,你肚子饿了的时候是怎么吃东西的?(引导孩子模拟大口的吃东西,发出"啊呜啊呜"的声音)
5、教师弹钢琴演唱歌曲,请大班小朋友表演情景,幼儿小声跟唱。
三、教师提出问题,幼儿大胆创编第二段歌词。
1、师:哎呀怎么办,小兔子不小心把小菜园的蔬菜都吃光了,以后就不能吃了,小朋友你们帮小白兔想想办法好不好?
2、引导幼儿说出种上吃掉的蔬菜。
3、教师弹钢琴和幼儿一起回忆第一段歌词,大班小朋友表演情景。
4、幼儿创编第二段歌词,教师弹琴,幼儿演唱第二段歌词。
5、师:小朋友你们真棒,看,你们种下的青菜、萝卜、蘑菇、毛豆都长高了,我们又可以吃了,哪只小兔子想去吃?(请几位幼儿上台表演唱)
6、师:小兔子们真棒,你们吃完后都知道再种上,蔬菜又长出来了,我们一起去小菜园吃跑肚子吧。
7、教师播放ppt,教师组织幼儿离开座位,播放音频,幼儿一边表演,一边演唱歌曲四、课后延伸:
师:小兔子把小菜园种到了我们的表演区,哪只小兔子想去小菜园美美的吃上一顿啊?我们还可以在小菜园里种上其他蔬菜呢,出发吧!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而在蔬菜种植、成长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用爱去关心、爱护别人,培养了孩子们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整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享受了种植的'乐趣,还直接观察和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增长蔬菜和水果种植方面的知识。在活动过程中,虽然课前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但在实际活动中还是明显感觉自己对农作物生活环境的匮乏,对幼儿的提问不能及时给予全面的回答,以后要更加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