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种植地教案6篇
通过生动的案例,教案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想要提高教学能力,我们就要重视每次写教案的机会,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种植地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种植地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剥石榴的方法,感知石榴的特征。
2、通过观察、统计的方式认识石榴树和石榴花。
3、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喜欢种植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石榴若干盘、统计表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瞧!这位是秋姑娘。我们一起来跟秋姑娘打声招呼吧!
今天秋姑娘开party,她会送给每位小朋友一个秋天的水果。我们通过一个谜语来猜一猜是什么?(黄瓷瓶,口儿小, 打破瓷瓶口, 挖出红珠宝。)
(幼儿在谜语猜想中,感受石榴的样子,说说、猜猜、看看过程中掌握石榴的特征。)
(2)师:你们拿到的礼物是什么呀?(石榴)那我们一起来尝尝吧!
二、认识石榴,探索剥开石榴的方法。
(1)师:我们怎么打开这个石榴呢?(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幼儿讨论)(幼儿通过讨论后,进行了两次打开石榴的探索,先从旁边打开,发现很困难。有孩子就想到谜语出现的“打破瓷瓶口, 挖出红珠宝。”根据这一线索,孩子们进行了第二次探索,从小口处,使劲用大拇指掰,发现也是很难打开。这时候,有小朋友提议用刀子切开,一提出,小朋友都纷纷表示同意。)
(2)师:小朋友说用刀子打开这个方法也不错!那我们先打开哪里呢?(幼儿再一次进行探索讨论。
师:轻轻地打开石榴,里面住着石榴宝宝它长的什么样子呀,数一数里面住着几个石榴宝宝?
(3)尝一尝是什么味道的呢?剩下的籽是什么样子?它有什么作用呢?
总结:一颗石榴外面有软软的的石榴衣服,里面有好多石榴米,红红的石榴是甜甜的,穿着一件红衣服,里面还有一粒籽,可以用来作种子。
(幼儿通过探索把石榴打开时候,看到了自然形成的花形非常兴奋,也提要到了探索后的成果。)
三、认识石榴树和石榴花。
(1)师:石榴我们都品尝过了,那么好吃的石榴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幼儿园里面有一棵石榴树上面还开着石榴花,花是橘红色的。
(2)师:这里有一张表,小朋友。小朋友象个科学家那样去找一找、看一看,把自己观察到的记录下来,等会上来讲一讲,开始行动吧!
(当带领幼儿看到石榴花的时候,感到非常高兴,孩子们从叶子部分开始观察仔细,到石榴花的样子等,又进行一次“小科学家”一样的探索。)
(3)探索记录
四、用语言表述自己看到的石榴花和石榴树。
五、延伸:
石榴的作用石榴的作用
1、防治口臭
2、止泻杀菌
3、生津止渴
4、美化肌肤
吃石榴有这么多的好处,明年我们也来种一种!
大班种植地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温室种植技术可以让人们吃到不同季节的蔬菜。
2、激发幼儿对蔬菜培植新技术的关注,有兴趣尝试小实验。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ppt(菜场、温室的有关资料和各种温室中生长的蔬菜图片)、塑料筐(里面有泥土)、细条有机板、保鲜膜等。
【活动过程】
一、菜场里蔬菜真多呀。
引导语:前几天我们逛过菜场,菜场里蔬菜怎么样?(又多又新鲜)让我们用歌声来唱一唱吧。(ppt菜场图片、插入音乐)
1、歌曲《菜场》引入:菜场里的蔬菜真多呀!
2、说说:在菜场里还有些什么菜?(幼儿很快地说出各种蔬菜名称)
(幼儿根据参观过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二、张奶奶买菜。
过渡语:我们的菜场可真热闹,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蔬菜。可是早上我遇见邻居家的张奶奶却空着菜篮子满脸不高兴地回家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1、故事:张奶奶买菜。
原来张奶奶刚从很远的农村来到这里,她说在他们老家的田里现在就种着萝卜、白菜、青菜等冬天生长的蔬菜,可是这里的菜场却和他们老家不一样。(故事讲述前半部分……)
2、讨论:张奶奶的想法对吗?为什么我们的菜场里会有不同季节的蔬菜呢?让我们和张奶奶一起去了解了解科学的蔬菜种植技术好吗?
(幼儿根据自己之前的调查进行交流)
三、温室种植蔬菜多。
1、介绍温室栽培的知识(通过ppt图片,向幼儿简单介绍温室栽培的技术)
(农业温室分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两种,可以人工调节温度和湿度。主要用于蔬菜的超季节栽培,使冬春两季也能生产供应。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只依靠太阳光来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
2、尝试制作简易小暖棚。(小组合作)
3、小结:现在除了在温室里种蔬菜外,农业科学家们还利用温暖地区的气候和山区的立体气候资源进行农业生产,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4、温室种植蔬菜多又多(ppt观看各种温室中生长的蔬菜图片)
四、张奶奶的菜篮子满了。
引导语:现在张奶奶知道了原来这些反季节的蔬菜是通过这些科学种植的方法种出来的,一样新鲜又有营养。让我们陪着张奶奶再去一次菜场,买菜去咯!再次演唱歌曲《菜场》。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组织幼儿参观蔬菜大棚,幼儿不但增长了很多知识,还从中懂得种植蔬菜大棚的不易,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才会有所收获。并懂得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大班种植地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身高,并感知数字与身高的关系。
2、通过讨论,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促进身体长高。
3、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尺、铅笔、报纸、本子、垫板、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3人一组互相帮助测量身高
1、我们现在是大班小朋友了,你们知道自己现在有多高吗?我们来量一量好吗?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测量用的工具,你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3个小朋友一组互相帮助测量身高,并把测量到的身高记录到这张表上,记录表前面一行写小朋友的号数,后面一行写小朋友测量到的身高。
3、幼儿测量身高,教师用相机捕捉幼儿错误的测量方法。
(二)、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教师播放幼儿测量时的照片
假设可能出现的问题:
1、帮头顶上扎有小辫子的幼儿测量身高
你觉得这样测量出的身高正确吗?为什么?
小结:使用的测量工具没有压在头顶上,而是压在小辫子上,所以测量的结果不正确。
2、给没有站直的幼儿测量身高(预设一高两矮的幼儿为一组)
你们看,他们这样测量对吗?为什么?
小结:测量时人要站得直直的,这样两处的身高才正确。
3、使用的工具没有在头顶上放平
我们来看看他们测量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小结:测量时使用的工具要紧紧地贴在头顶上,测量的工具要平平的,不能往上翘,也不能向下斜。
4、穿着鞋子测量的幼儿
这个小朋友测量时穿了什么?我们来看看保健老师是怎样帮我们测量身高的。
幼儿观看录像。
你们发现保健老师与我们测量的方法那里不一样?为什么要脱鞋呢?
小结:因为鞋子的底是有一定厚度的,穿了鞋子测量会影响身高的准确。
2、幼儿第二次测量
现在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一次身高,和刚才一样还是和原来的这几个好朋友为一组,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最后一行上。3个小朋友都完成了,你们每组派一个小朋友到前面的大纸上找到你们这组小朋友的号数,派另一个小朋友报测量的结果,最后一个小朋友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到前面这张大纸上。
(三)、了解数字与身高的关系
1、找找最高的和最矮的幼儿
这是刚才我们量到的身高,我们从这行数字里找找,谁最高?为什么?(数字大说明身高高)我们再找找谁最矮?为什么?(数字小说明身高矮)
小结:原来测量到的数字大,就表示人高,测量到的数字小,就表示人矮。
2、根据数字大小,找小班、中班时的身高
老师这里有两行数字,它们分别代表了小朋友不同时期的身高,你们猜猜这是你们什么时候的身高?为什么?
小结:这3个数字分别代表了我们小班、中班、大班时的身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测量到的数字在增大,说明我们的身体也在长高。
(四)、讨论健康的的生活方式
我们小朋友为什么有的长得高,有的长的矮?怎样才能让自己快快长高呢?
小结:影响长高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多加强营养、多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都可以帮助我们快快长高。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种植活动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大班种植地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播种的季节到了,农民伯伯在菜地里忙着移栽各种瓜秧。我们大班年级组的幼儿也没闲着,他们也在自己的'种植园地里忙着移栽秧苗。这不,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带来了一株株西红柿秧苗准备亲手栽下去呢!
目标:
1、关注西红柿的生长,了解西红柿的生长过程。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的西红柿。
2、乐意参加劳动,对劳动感兴趣。
准备:
1、收拾整理好种植园地
2、西红柿秧苗、铲子、盆。
3、《西红柿生长记录表》。
过程:
一、引导幼儿围绕西红柿谈话,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
师:“你吃过西红柿吗?你知道西红柿长在哪里?”
教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去栽西红柿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吃自己种出来的西红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红柿吗?
二、栽西红柿
将幼儿带到种植园地
1、教师示范讲解移栽西红柿的方法。
2、幼儿劳动,教师参与指导。
3、为西红柿浇水。
三、组织幼儿回活动室进行记录
1、师出示记录表,讲清要求。
2、幼儿进行记录。
把移栽西红柿的整个过程中,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西红柿生长记录表》中。
大班种植地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对种植活动感兴趣,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2、迁移种草莓的经验,继续学习栽种过程。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连续观察与记录植物生长变化。
活动准备:
1、瓜秧若干种(菜瓜秧、甜瓜秧、香瓜秧等)。
2、整理好地块。
3、小铲、水壶等。
4、设计记录表,甜瓜、香瓜等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常见瓜。
教师出示瓜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是什么瓜?你吃过吗?”
幼儿自由讨论自己吃瓜的感受,相互交流瓜的味道。(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香香的、脆脆的、甜甜的等)
2、幼儿共同回忆栽种草莓的经验,观察并初步尝试种瓜活动。
“你们栽过草莓吗?是怎样栽的?”
“瓜秧怎样栽呢?”
教师示范重点:
(1)强调瓜秧非常娇嫩,要轻拿轻放。
(2)栽瓜过程:先用铲将土挖一个坑,然后将瓜秧轻轻地放进去,再在四周围围上细碎的土。
“瓜秧栽到土里还要做什么?”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浇水活动。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进行日常观察、照料与记录活动。
教师利用早晨入园、中午散步等时间引导幼儿进行连续的观察与照料、记录瓜秧的生长变化过程。
大班种植地教案篇6
意图:大班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动手尝试,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但是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优越,网络、电视等虚拟的世界使他们渐渐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在生活中,很多幼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少自己动手参加劳动。以至于更多的孩子不知道果实是如何得到的,更不会清楚种植的过程了。此活动,幼儿能够通过动手种植,在观察、实践操作、交流分享中,掌握种植的要领及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激发起幼儿的责任感,又能让幼儿体验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你们如何利用种植区开展有趣的种植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呢?我们做了以下计划。
准备:适宜植物生长的周围环境,苗以及种植用的铲子、水桶等。
目标:
1、使幼儿了解种植的过程与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2、锻炼幼儿能独自种植,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并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使幼儿感受种子生长的神奇,体验种植劳动带来的快乐。
4、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激发起幼儿的责任感。
活动一: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行种植前的猜想
1、请幼儿观看种子发芽的录像,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种子是怎么长大的?你觉得神奇吗?种子萌发之后植株是又是如何生长的呢?植株生长到一定程度会怎样呢?(教师积极鼓励幼儿进行回答,并及时的给予表扬)
2、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幼儿一起讨论种植的方法。
(1)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讲述种子的种植过程。
教师提问:谁知道怎样把种子种到瓶子里?种子种好以后,需要做哪些事情?
(2)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种子种植的过程及经验,明确种植方法,以类似的经验方法培育植株。
3、幼儿分组适宜的场所进行种植活动,教师进行重点指导。
活动二:探索种植的条件
将若干株相同的植株分别种在
a:水量适中与干旱
b:见光与阴暗
c:室温与低温条件下,分组观察不同条件下的植株生长状况,照片记录生长情况。
活动三:结果展示与品尝劳动果实
让幼儿分组汇报在不同情况下植株生长的状况,那种条件下生长的最旺盛。
1.照片的形式展示自己小组的结果。
2.全班讨论哪种条件下适宜植株的生长发育。
3.小组讨论为什么各组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植株生长的不同。
4.幼儿讲述劳动的过程及感受
5.享用劳动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