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骄傲观后感参考8篇
不少人写观后感时要注重结构和层次,不要零碎无章和概念混乱,一份出色的观后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总结社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华骄傲观后感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华骄傲观后感篇1
新学年开始的第一天,总有一节特别的课,它不是数理化,也不是史地政,但却有2亿学生和家长在看,它是《开学第一课》!今年度开学第一课中,吴磊作为课代表,一起和同学聆听前辈们在传承文化中发生的故事,走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属于中华儿女是民族骄傲和咨信。
开学第一节目中,主持人董卿阿姨分享了古典文学的浸润,她说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凝聚着共同的文化记忆,展现着中国人的风骨,它永远是我们的中华骄傲。文学、伴我成长。虽然我的文学学的不是很好,但是优美的文字还有作者的'丰富情感,每次都能让我感同深受,所以我还是热爱文学。
在《开学第一课》中,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朗朗带着他的两位高徒弟挑战机器人弹钢琴。他的两位徒弟一位10岁,一位12岁。比赛的弹奏曲目是《野蜂飞舞》。这个机器人来自意大利,它的名字叫特奥。这个特奥与人类不同,它有53根手指,几乎能盖住大半个键盘,所以弹钢琴的速度非常快,最后特奥赢了。虽然特奥赢了,但是还是我们人类赢了,为什么呢?因为是我们人类发明了它,所以我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制造出更好的中国机器人……
中华骄傲观后感篇2
读书,看书,读的是心,看的也是心。
当你能透过某本书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看懂了这本书。我想说的东西不是书,可是它却让我真真实实的看到了这个世界。
唐诗万首,宋词风骚,元曲清婉,正是这些古人留下的东西给了我阅读上最大的启示。
我在字里行间看到了王朝的更迭,日月的变迁;领略了贬谪的心酸,年轻的豪气;也欣赏到了山河的秀美,江海的磅礴。我不得不感叹这些诗词曲中的包罗万象。而这一切的一切成了我在阅读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诗,是古代最负盛名的一种文体。而它发展的全盛时期在一个辉煌的朝代——唐朝。故而唐诗闻名于世,而我最喜欢的自然也是唐诗。唐诗收集最全并不是我们熟知的《唐诗三百首》,而是《全唐诗》,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或许真正拥有的唐诗有过之而无不及。凡事自有优劣,唐诗中也分精华与糟糠。所有的诗人中主要有现实主义派与浪漫主义派,杜甫是现实主义派的代表人物,李白是浪漫主义派的代表人物,而我最钦佩李白的'诗。他的诗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有《将进酒》中的意气风发,有《月下独酌》中的浪漫孤独,亦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奇妙想象。我更折服于他诗中的那份洒脱。
中华骄傲观后感篇3
9月1日星期五晚上9点整,我和女儿在家一起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20xx《开学第一课》,主题是“中华骄傲”,看完节目后我心潮澎湃,感慨颇多。著名主持人董卿和撒贝宁成了“班主任”,舞台是一个打开的“书卷”造型,下边是两排课桌椅,学生们端正着坐在位置上认真地听“班主任”老师讲述中国传统文化,让我感受到了属于中国人的民族骄傲和自信。
?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曲由吴磊演唱的《梦开始的地方》。这首歌旋韵优美动听,女儿一看见他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就高兴地叫了起来,因为吴磊是她的偶像。接下来,就开始上第一课了,汉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然而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那样历尽沧桑、青春永驻。从商代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再到秦代的隶书等等,都有极强艺术性,这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董卿、撒贝宁、吴磊、任嘉伦和现场的小朋友们做了“身体拼字”的成语游戏。
?开学第一课》还邀请了最近非常火爆的《战狼2》的导演兼主演吴京,他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和我们分享了中华武术的奥秘和魅力。“武”以振魂,体现出武者的气势和浩然正气的风骨。吴京说武力存在的`意义可以维护和平,用一身功夫保护自己的家人和保卫祖国。
96岁高龄的北京大学教授是本次《开学第一课》最年长的嘉宾,他说他自己每天至少翻译一页纸,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他从事多门语种的古典文学的翻译,还曾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北极光”。
著名钢琴家郎朗和他的爱徒与来自意大利机器人teo一起比拼钢琴弹奏,让我看了目瞪口呆,它的弹奏速度和准确度让我很是佩服。
还有青年棋手柯洁谈了他小时候下围棋的故事,为了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围棋的最强者,我想我们也需要跟随时代,学习人工智能。
今年的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边,节目呈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底蕴,我被那些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奋斗终身的前辈们的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奋斗故事所深深地震动。 像“汉字叔叔”这样的外国朋友都这么喜欢中国汉字,排除万难学习汉字,我们父母和我们的孩子们更应该要喜欢汉字并努力学习汉字,同时更为我是中国人,我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字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中华骄傲观后感篇4
9月1日晚上,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2017年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我的中华骄傲”,内容主要是讲了五个部分:字以溯源、武以镇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汉字。
中国的汉字发展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汉字可分为七大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在不同的时代用的字体形状也不同,每一个汉字背后都藏着丰富的知识。北师大的王宁教授说,汉字和汉字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生命就在民间。王教授还现场演示了“正”、“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最有意思的是“直”这个字最早是象形字,字的样子是一只眼睛上面是一条直线,因为目光都是直线,不会拐弯,非常形象。概括起来就是“目不斜视就是直。”
原来字是这样演化过来的,这让我想起了经常下象棋时看到的“马”字。开始,甲骨文里的马就像画出来的,能够清晰的看见三角形的头、两双脚、马尾巴,连脖子后面的鬃毛都能看的一清二楚;但是在晚期甲骨文里就把尾巴、脚都简化成了简单笔划,马尾巴和鬃毛都消失了;金文就更简单了,连头都只是一个圆圈了,但尾巴却被加长了;楷书就更简单了,连头都没了,还把尾巴变成了四个点;现在我们学的字就更简单了,虽然看起来没头没脚的,连尾巴都被一横取代了,但仍然能联想到马的样子。这就是字的.演变过程,其中也蕴藏着有趣的知识。
我之前不爱写汉字,字也写的很丑,通过今天的对于汉字知识的了解,我发现汉字真是有趣极了!每个小朋友有机会都应该去深刻体会汉字的演化和每个汉字背后的知识,因为这是中华骄傲的一部分。
中华骄傲观后感篇5
汉字、京剧、武术等等这些传统文化今年都出现在了《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这是央视第十个年头录制《开学第一课》也很具有纪念意义。
通过开学第一课我才知道每天看的、说的、写的汉字竟然有如此的魅力和文化;汉字经历了5000年的发展演变,拥有着独特的魅力,汉字不仅能够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表达人民的思想情感。在开学第一课上当看到“汉字叔叔”理查德为了研究汉字的演变历程苦心钻研20多年时,不禁有丝丝的愧疚感,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竟然对汉字没有一个外国人感情深,竟然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字历史,毫无所知,汉字作为华夏文明的精髓历经千年沉积繁衍至今,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在开学第一课京剧的桥段里,才发现原来京剧是那么的美,我被每一个唱腔深深的吸引了。以前对京剧不仅没有兴趣反而还有一点反感,一句话唱半天不说,大部分根本听不清是什么词,但是看完了这个节目,让我对京剧有了180度的转变,原来听不懂的词,竟然是对仗工整、寓意唯美的诗词。难怪京剧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
为了约架的武术不是真正的武术,武术也要有风骨和精神。曾经总觉的自己如果会武术就好了,可以不被人欺负、可以随便欺负人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武术的魅力不在于表面的腿脚功夫,而在于武术的内涵,在于武术那种浩然正气和不服输拼搏精神。
通过开学第一课我才知道,传统与科技的结合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完美无瑕。当看到柯洁坦然的谈论输给“阿尔法狗”的比赛时,当53根手指的teo自然的演奏名曲时,我们看到人类通过智慧发明的人工智能、制造的机器人,可以轻松的打败人类,我们不能不说人类的强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更加彰显了文化的魅力。
中华骄傲观后感篇6
昨天晚上,我坐在电视前观看《开学第一课》。这一次《开学第一课》的主持人是:撒贝宁和董卿。
节目开始啦!首先,由帅气的吴磊哥哥来为我们唱一首《梦想开始的地方》。歌曲过后,一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宁教授,通过“正直”一词为例子告诉我们了字的来源。接下来,是一位名叫理查德·西尔斯的先生的汉字故事……
看着看着,终于到了我最喜欢的'节目了。世界围棋冠军,柯洁。他讲述了自己在去年和阿尔发比赛时的情景。那年,阿尔法向柯洁发起了挑战。最后,虽然柯洁落败了。但他还是坦然的面对了。我觉得,阿尔法不管是输了,他也不会伤心难过。还是赢了,他也不会露出笑容。因为,他没有灵动的思想和鲜活的情感。但是,不管谁赢了。这都代表着中华的博大精深。
还有一个节目,就是弹钢琴。首先上台的是朗朗老师,还有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机器人,和一位钢琴少年。他们每人都在屏幕后面弹了一首同样的歌,然后,让大家猜猜那边是机器人,那边是人。我没有猜出来。而郎朗老师却从一个错音里听出了是非。后来,朗朗老师又和徐子航一起比赛了机器人的速度,最后,机器人以五十三根手指赢得了比赛。
通过看《开学第一课》,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位中国人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呀!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晚上,我看了《开学第一课》的视频,这个节目实在太好看了,里面有汉字、唱歌、武术、跳舞、弹钢琴,唐诗、宋词等等。主持人是撒贝宁老师和董卿老师,我看到了机器人弹钢琴,九十六岁的爷爷会说英语,太惊讶了!
看过这个节目以后,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看完这个节目以后,我终于明白了,读书成就梦想。我一定努力读书考上一个好大学,为国争光。
中华骄傲观后感篇7
今天听了《开学第一课》很受启发和感动。
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从一开始走到今天,从来没有间断过,告诉我们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的汉字值得我们骄傲。汉字音译而造型。来自美国的一个叔叔理查德希尔斯就被中国的汉字独特魅力所吸引,废寝忘食,努力学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古汉字研究,付出了所有,并开了网站,美国叔叔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作为一个外国朋友,对中国的汉字都这么全心投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汉字除了历史悠久,而且独一无二,学习他,热爱它,传播它是我们的责任,中国的诗词文化,问些是人类的依附,感情的归宿,中华文化的传播,是生生不息的源泉,作为我们将对祖国的爱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学会付出与奉献,用我们的毅力与坚持,做一名自尊自强,自信的中国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昨天晚上九点,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一台的开学第一课,主题为:我的中华骄傲。
节目中,第一课字以溯源,由来自美国的理查德·西尔斯,讲述这位"汉字叔叔"感动无数人了,更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第四段,中国诗词,由许渊冲老爷爷讲述,告诉我们中国诗词的魅力所在。
啊,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美丽!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流淌着龙的血液,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
中华骄傲观后感篇8
9月1日,开学第一课上映。2017这一期,主题是“中华的骄傲。”
什么是中华的骄傲?中华上下五千年,最值得骄傲的,莫过于中国渊博的文化。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举世闻名,有人说过:“一辈子中国人可以学会其各国的语言,而外国人一辈子都学不完中华文化。”事实亦是如此,至今没有人可以,甚至是敢说,自己完全学会了中华文化。而却又不少人说自己完全学会了英语。由此便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外国老人理查德,已经白发苍苍,却对中国文化爱得至深。他22岁来到中国,如今已经不是那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了。然而,当初他一心钻研中文,到现在,依旧没有放弃。他用尽了财产,差不多33万多美金;用尽了时间,这漫漫几十年……他44岁得了心脏病,多次动手术……他的朋友,严迪新,脊柱上长了肿瘤,有时候痛的说不出话来,却依旧不放弃中文。理查德说:“有一天,我突然不能在中国待下去了。因为我的签证有问题。我当时就很难过,我说我不要离开中国。当时多亏了迪新,把我的故事编制成故事,好多人来助我一臂之力,才得以留在中国。”电视前的我,清清楚楚看见,理查德得双眼湿润了……他花费了无数心血,一个外国人,掏心掏肺,为中国文化做奉献。他把各本字典的字词,一一搬到自己创建的网站上。这一举,花了足足八年!!一个外国人,都被中国文化的魅力感染到这个程度,身为中国学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
中国文化,渊博,有趣,震撼人心。这是身为中国人最大的骄傲啊!
